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JiangSu Engineering Cost Association

X
造价师继续教育
造价师继续教育

关闭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启动下闸蓄水

[发稿部门:省协会 - 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发稿时间:2025-09-21   阅读次数:132]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王悦阳)记者20日从中国能建获悉,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启动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从建设施工阶段正式转入初期运行准备阶段。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天山西部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的大石峡峡谷处,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坝体填筑量达1890万立方米,可填满7000多个标准泳池,设计总库容11.7亿立方米,相当于6个天山天池的蓄水量。电站装机容量75万千瓦,承担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总投资89.88亿元。该工程属于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国首批12个PPP试点重大水利项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塔里木河流域规划建设的山区控制性骨干枢纽工程。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将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董事长谭华表示,项目联合高校科研单位攻关30多项课题,构建了大坝“智慧大脑”系统,用区块链监管混凝土质量、无人驾驶碾压机作业,不仅让工程从传统基建向数字建造升级,还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技术范本,长远助力水利行业提质增效。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于2019年11月全面动工,2024年12月大坝完成填筑封顶,2025年6月首台机组转子完成吊装,计划2026年10月全面完工。


世界最高!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冲刺蓄水目标 改写塔里木河生

    巍巍天山脚下,一座改写历史的超级工程正在崛起。当247米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横卧库玛拉克河谷,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更将彻底改变南疆地区千百年来"春旱秋涝"的困局。这座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如何在高地震烈度区筑起"水上长城"?它又将如何成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稳压器"? 

     破纪录工程背后的科技密码  

    2024年12月,大石峡工程提前8个月完成大坝封顶,以247米最大坝高问鼎世界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之巅。站在坝顶俯瞰,三期面板混凝土浇筑正如火如荼,银甲般的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总投资89.97亿元的超级工程,凝聚着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的创新智慧——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节约木材633吨,应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减少钢筋用量20吨,更自主设计趾板施工装备,累计节约成本3800余万元。  面对7级以上大风和零下十几度低温的极限挑战,建设者们在戈壁滩上搭建起南疆最大金属结构加工车间,实现闸门等关键构件就地生产。发电厂房内,三个巨型机组正加紧安装,预计2025年底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8.93亿千瓦时,成为南疆电网的"定海神针"。

     一滴水的南疆使命  

    作为塔里木河主要源流,阿克苏河长期受冰川融水影响,夏季洪水肆虐,春秋却滴水难求。大石峡工程11.7亿立方米的库容,将像巨型"水塔"般调节水资源。新疆葛洲坝大石峡公司副总经理黄晋动情表示:"在塔里木河上游建'龙头'水库,是几代新疆水利人的梦想。"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相当于240个西湖的水量。这不仅将改善干流生态环境,更能解决灌区50万亩农田的灌溉难题。在温宿县与乌什县交界处,曾经洪水泛滥的峡谷,正蜕变为保障300万人生计的"生命线"。  

   绿色匠心筑就边疆丰碑  

   在数字化浪潮中,大石峡工程建立起智慧管理云平台,通过实时监控系统优化施工调度,累计节省成本1200万元。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环保实践——90%建筑垃圾用于大坝填筑,创新应用超临界液化空气储能技术,在戈壁滩上绘就绿色画卷。  2026年全面竣工后,这项凝聚29项专利、12项科技创新奖的工程,将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水利标杆。正如天山雪水终将汇入塔里木河,大石峡的每一方混凝土都在书写着:在中国西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