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JiangSu Engineering Cost Association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全面贯彻落实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聚焦“提速建设项目审批、提升建设服务质效、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建设市场环境”四个方面采取了28条具体措施,持续推进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均产生案例并在全市推广,案例总数达到42446件,获市级宣传27次、省级以上宣传24次。
一、深化工程审批改革 助力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成
一是缩减施工图审查周期。印发《关于扩大施工图审查容缺受理范围的通知》,明确扩大施工图审查容缺范围,将试桩检测报告纳入容缺范围,可为项目建设节省时间约14天,已有8个项目开展桩基容缺受理。
二是实施工程项目联合验收。创新“一站受理、全程代办”模式,即“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过程监管”,将消防、人防、规划、土地、档案等验收事项“一条流水线”打包办,变企业“多门跑”为牵头单位“全程代办”,申请材料压减78.4%,今年全市完成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206项,验收周期由90天压缩至15天。
三是推动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对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信、广播电视等6个市政公用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一表申请、统一受理、联合办理,公用设施管线信息和工程施工信息依法一口查询,推动市政公用服务报装“一站式”集中服务,实现最少5个工作日完成报装,今年以来共办理市政公用联合报装项目230个。
四是提前办理城建档案登记。建设单位在申请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时,同步办理城建档案登记,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办理”;“提前办理”新举措节省城建档案验收时间,较以往办理模式提前至少7个工作日,提高竣工验收备案效率;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共有75个项目提前办理城建档案登记。
五是推行工程项目简易竣备。印发《宿迁市工程建设项目简易竣工验收备案实施方案》,明确配套工程验收备案不再作为竣工验收备案的前置条件,由原来涉及10个部门的11个备案事项减少为3个部门4个核心备案事项,材料数量压缩近75%,审批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实现产业项目快建成、早达效,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04个项目完成简易竣工备案,实现审批提速50%以上。
二、强化数字赋能 跑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加速度
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四统一”审批模式,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宿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安管等多个平台数据联通,所有审批事项均能通过系统平台办理。系统上线以来,通过中介超市系统线上编制报告4727份,调取报告1439份,减少评审专家跑动次数1700余次;工程建设审批领域涉及政府部门核发的99份申办材料中,“超级管理员”可提供77份、精简78%,超过90%的数据共享服务可在一秒内完成。
推行工程审批“信用+远程踏勘”。依托远程视频连线方式,优化传统工程开工审批程序中的现场勘验,全程留痕,高效办结;依靠微信小程序发起申请,一次性告知勘验要点、勘验方式、信息传递途径和联系服务电话等关键信息,由企业发起预约手续并配合完成云勘验,节省踏勘时间60%以上;建立云端踏勘存储库,勘验环节全过程双向存储,记录时间5年以上,助力事中事后监管;鉴于不同审批事项对现场勘验要求不同,通过信用承诺等方式,企业结合勘验要点,对提供相关材料真实性准确性作出承诺,保障勘验环节准确无误。
三、优化审批事项办理 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通过优化审批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认真做好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441件,办结率100%;严格执行相关收费标准,累计收取相关费用211万余元。收到服务对象赠送锦旗28面。
二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根据省厅统一要求,推进高效办成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改革工作专班,结合宿迁实际梳理相关办理事项;协助做好高效办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正常做好公租房申请、市政公用联合报装等“一件事”办理。
三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宿迁速办政务平台,做好住建系统政务服务条块融合,将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化、规范化实施运行,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四是推行“延时服务+主动帮办”机制。细化窗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坚持做到热情服务、务实高效、文明办公,积极推行预约、延时、跟踪、协调服务,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完善授权审批、跟踪催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实现零推诿、零积压、零差错、零投诉,把住建窗口建设成“服务更优、效率更高,为民便捷、形象更佳”的窗口。今年以来,帮办代办服务258件。
四、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规范建设市场运行秩序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建设市场行为监督管理,通过前期服务指导,强化过程中把关审核,提高服务监管效能。一方面,企业与个人在市场准入中以信用承诺为依据,严格落实申报材料及信用核查事项。今年以来,核查《宿迁市建设市场信用核准书》申报企业234家,省外进苏资质资格核验1651次。另一方面,做好施工合同归集、业绩管理、指标库建立及审核等工作。开展项目报建登记审核75项,企业信息维护审核411家,施工合同及总承包合同归集审核(含变更及解除审核)63项,在建工程竣工、交工申报审核24项,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审查39项,工程项目业绩数据等级及勘误、补录审核33项。
五、开展专项治理 提升资质审批服务效能
一是组织开展调研和自查。开展调查研究,倾听企业对资质审批工作的意见建议,摸清当前工作在规范标准、行业监管、乱象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整改思路。同时,开展行业自查,全面梳理查找本级资质审批工作存在的短板漏洞,找准影响资质审批领域的症结,完善资质申报相关信息,提升资质审批质效,加强资质审批行业监管。目前,市级受理审批的资质均已实现线上提交、审核、发证,全程线上办理,无纸化审批,与服务对象零接触,有效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二是开展企业资质和业绩核查。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全市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进行核查。对部分企业进行了约谈,向部分企业发送了《提醒函》;通过局网站对44家企业72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资质(三级)发布《撤回行政许可告知书》,依法撤回17家建设工程企业相关资质。近年来,共协助省厅核查企业申报资质业绩真实性4次。三是提升资质审批效率。规范审批要素,对不符合当前办事实际和编制要求的逐项整改。优化审批流程,细化审查标准,明确审查程序、内容、要求和方法,降低办事门槛。引导服务事项,在办事指南中逐项补充完善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常见错误示例、常见问题解答等提示性材料,让办事企业一看就懂。今年以来,全局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资质新申请105件(建设工程劳务104件和混凝土1件)、变更227件、延续50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二级)165件。四是统筹全市资质“一延五”工作。为确保企业资质“一延五”工作的顺利进行,市住建局会同属地住建部门靠前服务,上门现场核查,并出具核查函,今年我市企业申请资质“一延五”共880家,成功申报627家。
六、提升帮办服务质效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及时做好我局联系服务的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企业帮办服务工作。2025年春节前后至9月底,局建设市场监管处(行政审批处)、市建筑工程服务中心、市房地产业发展中心分别组织人员到挂钩联系的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江苏冠牛智能整体家居有限公司、江苏财茂科工贸城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开展走访慰问和帮办服务。积极主动对接2025年5月市领导大走访活动企业反馈问题,全力帮助企业推动相关难题化解。